伐树削迹
阅读:12回复:0
发布于:2025-07-14 18:10
伐树削迹(fá shù xiāo jì),亦作 伐檀削迹、削跡伐檀。
释义:砍伐树木、消除车迹。比喻品德高尚的人遭受世俗排斥。该典故与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宋国被伐树驱逐、在卫国被消除车迹的经历直接相关。 《庄子·天运》:故伐树于宋,削迹于卫,穷于商周,是非其梦邪?围于陈蔡之间,七日不火食,死生相与邻,是非其眯邪? 《论语·述而》子曰:天生德于予,桓(huán)魋(tuí)其如予何? 这句话大约是孔子60岁时说的,那时孔子在宋国,曾坐在树下讲道理给弟子听;宋国的大夫桓魋一直千方百计想要追杀孔子,甚至连孔子曾坐在其下的树都被桓魋砍掉了。孔子说:“上天把德赋予了我(「德」,一般的注解皆指智仁勇三达德。道不能行的原因,就是因为没有智仁勇,德是上天给予人具备的),桓魋又能对我怎么样呢?” 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载:孔子去曹,适宋,与弟子习礼大树下。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,拔其树。孔子去。弟子曰:“可以速矣。”子曰:“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?”。 孔子离开曹国前往宋国,孔子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,宋国手握兵权的权臣桓魋想要杀害孔子,砍倒大树。孔子于是离去,弟子催他快跑,孔子淡定地回复:“天生德于予,桓魋其如予何?” 图片:resize,m_lfit,limit_1,h_1080.webp.png ![]() 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