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lovexiqiao的个人空间 - 溪桥 - 我们爱西樵
正见、正思惟、正语、正精进正命、正念、正定、正业如果你每一个念头都合乎这个「正」那就能够合乎道 就是如来心

03-21 08:32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存养省xǐng察,是儒家的一种修养方法。所谓“存养”就是“存心养性”的简称,朱熹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善性,但同时又有气质之偏和物欲之蔽。“省”是反省,“察”是检察。“省察”即是经常进行自我反省和检查的意思。“省察是有事时存养,存养是无事时省察。” 省察:通过反省检查以发现和找... 全文

03-20 14:55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个梵语音译词汇,拼音是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。意译为“无上正等正觉”。《金刚经》云:「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,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,应云何住,云何降伏其心。」又如《心经》曰:「三世诸佛,依般若波罗密多故,得阿耨多罗三... 全文

03-14 18:32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原文出自《心经》“故知般若波罗蜜多,是大神咒,是大明咒,是无上咒,是无等等咒。能除一切苦,真实不虚。”在《心经》的最后,佛陀称般若波罗蜜多为——大神咒、大明咒、无上咒、无等等咒,并以「揭谛、揭谛,波罗揭谛,波罗僧揭谛,菩提萨婆诃」这一神圣咒语作结。为何佛陀如此称颂般若智慧?为何般... 全文

03-13 12:01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ōng mā nī bēi mēi hòng观自在菩萨六字大明王陀罗尼,知名佛教普传密咒,盛行于西藏及汉传佛教地区,俗称六字真言、六字大明咒、六字大明陀罗尼。“嘛呢”意为珍宝,“叭咪”意为莲花;嘛呢叭咪意指“珍宝在莲花上”,而前置词“唵”和后置词“吽”是代表神圣的感叹语,整体字面... 全文

03-11 19:35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【原文】出自《论语·学而篇》,是孔子学生曾参所说的。曾子曰:「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」【释义】「省」xǐng,反省、省察。「三省」,多次反省。「忠」,忠诚,尽己之心以待人谓之忠。「信」,诚信。信者,诚也。以诚实之谓信。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... 全文

03-09 10:31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【原文】出自《论语·颜渊》:子贡问政。子曰:“足食,足兵,民信之矣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三者何先?”子曰:“去兵。”子贡曰:“必不得已而去,于斯二者何先?”曰:“去食。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【释义】“信”,是指人际关系中朋友间的相处之道——要讲信誉。这个“信”字,一... 全文

03-05 18:18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什么是禅呢?我们看这个「禅」字:单、示。就是简单的呈现。禅就是原来、原始。禅是言语道断,禅是不按牌理出牌的一种超越人生思想的境界。禅不是哲学、辩论,禅也不是一种思惟、探讨;禅是一种透过悟道,对宇宙人生有另外的一种看法,另外的一种安排。禅可以说是我们的心,是一种心之用,心悟道了,禅... 全文

02-28 18:37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出自《论语·学而》篇有子曰:“其为人也孝弟,而好犯上者,鲜矣;不好犯上,而好作乱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务本,本立而道生。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【释义】有子说:“孝敬父母、尊敬师长,却好犯上的人,少极了;不好犯上,却好作乱的人,绝对没有。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,有了根本,就能建立正... 全文

02-28 14:08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出自《孝经·开宗明义章第一》【原文】仲尼居,曾子侍。子曰:「先王有至德要道,以顺天下,民用和睦,上下无怨。汝知之乎?」曾子避席曰:「参不敏,何足以知之?」子曰:「夫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由生也。复坐,吾语汝。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。立身行道,扬名于后世,以显父母,孝... 全文

02-27 17:47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绍隆shào lónɡ,意思是继承发扬。如'绍隆三宝',即继承佛、法、僧三宝并使兴隆之意。

02-27 10:38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非三天五天、三年五年,而是一辈子的事,勿让人一句话考倒。

02-23 18:28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该成语出自《孟子·万章下》【原文】“孔子之谓集大成。集大成也者,金声而玉振之也。金声也者,始条理也;玉振之也者,终条理也。始条理者,智之事也;终条理者,圣之事也。”【释义】金:指钟。玉:指磬。“金声”“玉振”表示奏乐的全过程,以击钟(金声)开始,以击磬(玉振)告终。孟子以此象征孔... 全文

02-23 17:54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【原文】子曰:「参乎!吾道一以贯之。」曾子曰:「唯。」子出。门人问曰:「何谓也?」曾子曰:「夫子之道,忠恕而已矣。」【释义】孔子说:「参啊!我所行的大道用一主旨来贯通之。」曾子回答:「是的。」孔子走后,其他学生问:「这是什么意思?」曾子说:「夫子的大道,就是忠和恕。」参:曾子之名... 全文

02-23 13:19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终:始终,一直。北面:古代臣子朝见君主时面向北方的礼仪;拜人为师,行弟子敬师之礼。一指之师:指点你C生L死的明师。【释义】一日为师,终身为师。能在这一世结上师生之缘,此道义之情、师生之谊乃是万八年长存的。

02-21 16:17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【释义】1. 万分之一。[例]再多的钱财也无法报答父母恩情于万一。报答于万一。比喻恩情广大。“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”不能报答一万,也可报答万一;不能报答万一,也要常怀感恩之心。2. 表示可能性极小。[例]唯恐睡过了头,我准备了三个闹钟以防万一。3. 表示假设可能性极小的连结词。... 全文

02-20 19:18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菩提心是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(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)”的简称。“菩提”二字,是印度的梵语,翻译为“觉”,也就是成佛的意思。“发”者,是发起。故发菩提心者,便是发起成佛的心。为什么要成佛呢?为利益一切众生。须如何修持乃能成佛呢?须广修一... 全文

02-20 17:17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菩萨,是菩提萨埵的略称,意思是觉有情或引渡众生,修持大乘六度,求无上菩提,利益众生,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。大悲:观音菩萨,普陀山大智:文殊菩萨,五台山大行:普贤菩萨,峨眉山大愿:地藏菩萨,九华山

02-18 18:41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智常一日问师曰:佛说三乘法,又言最上乘,弟子未解,愿为教授。师曰:汝观自本心,莫着外法相。法无四乘,人心自有等差。见闻转诵,是小乘;悟法解义,是中乘;依法修行,是大乘。万法尽通,万法俱备,一切不染,离诸法相,一无所得,名最上乘。乘是行义,不在口争,汝须自修,莫问吾也,一切时中,自... 全文

02-16 23:06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出自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1943年《百侯中学校歌》:源头活水,逝如梅河;廓岭凌云,无或蹉跎;生辰美吉,树人已多;千灾万难,如琢如磨;金刚坚利,克服凶倭;与国同寿,与民同歌。手脑双敲,未知之门;岁寒松柏,求仁得仁;千教万教,教人求真;千学万学,学做真人;努力创造,始败终成;文化为... 全文

02-16 17:59 来自版块 - 学习

最近来访

(1)


返回顶部